姹紫嫣红满园春
宁夏黄河云融媒体中心 戚婧/摄
自治区成立之前,宁夏文化设施几乎是空白,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匮乏。自治区成立后,中央抽调大批文化艺术人才支援宁夏。1958年6月,50多名文艺工作者从北京来到宁夏,成为宁夏文化艺术界的骨干力量。随后在党中央和有关方面的协调、支持下,中国京剧院四团划归宁夏,组建宁夏京剧团。党中央及兄弟省份选派文艺骨干,组建了宁夏越剧团、宁夏歌舞团、宁夏话剧团等。随着文化活动机构和场所的快速建设,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和演出团队的逐步形成,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化博览、群众文化活动和社科研究等迅速发展,宁夏文化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
夯基筑底 立柱架梁
1958年,宁夏人民广播电台成立运行。20世纪70年代,宁夏广播事业局成立。到2000年,宁夏先后建立了3个地市级广播电台、9个县级广播电台,这一时期全区形成了以宁夏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站、转播台、调频发射接力网。宁夏人民广播电台由1951年1个频率每天播音1小时40分钟,发展到2000年4个频率每天播音57小时25分钟。1971年开始运营的宁夏电视台,电视信号只覆盖银川市,每周播出2次,每次2小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到2000年,宁夏电视台已成为地面微波、天上卫星和网络传播三结合的电视媒体。1998年,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的实施,2000年初,宁夏完成了220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解决了5.29万农民看电视难的问题。2005年,宁夏率先在全国免费向80%左右的农民传递8套电视节目,并初步建立了“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公共服务长效机制。2011年底,宁夏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户户通”目标,全区2317个村、约80万户300万人可以免费收看8套电视节目。
“十二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16.8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12.68亿元,自治区及各县区安排4.13亿元,先后实施包括“户户通”、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数字化、高山台站改造、“宽带中国”等重大工程建设,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连续8年列入自治区民生计划。宁夏广播电视台和各市电视台拍摄的优秀电视节目获得各级各类大奖。宁夏电影集团拍摄的电影《画皮》分别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观赏效果奖等。2021年,电视剧《山海情》荣获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奖,纪录片《闽宁纪事》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专题一等奖。
1958年,宁夏成立了区、市、县三级文物管理部门,1959年7月设立了宁夏地质博物馆筹备处,宁夏文物管理工作步入正轨。自此以后,宁夏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指导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全区的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及流落在民间的珍贵文物进行大规模的普查征集。截至目前,宁夏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0多处,水洞沟遗址、西夏陵、开城遗址被列入全国150处大遗址,西夏陵、丝绸之路(宁夏段)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固原博物馆“千年固原 丝路华章”基本陈列展荣膺2017年“第十四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榜首,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入选。
在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不凡业绩的同时,宁夏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也从初期的“抢救保护、建章立制”的基础工作阶段逐渐迈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的纵深发展阶段。2005年8月,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标志着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启动。并制定出台了相关法规条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法律保障。2009年,由宁夏、甘肃、青海三省区联合申报的“花儿”,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宁夏已形成了区、市、县三级保护传承体系。
“十三五”期间,宁夏着力构建文化精品创作工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对外文化交流体系“一工程四体系”,大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文艺创作生产持续繁荣,共创作演出优秀剧目45部、主题晚会18台、美术作品561幅。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荣获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全国优秀红色旅游演艺作品。秦腔《擎天一柱》实现宁夏工业题材零的突破,音乐剧《花儿与号手》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十大重点扶持剧目,《幸福花儿开》荣获第八届全国职工全健排舞大赛广场舞一等奖,6部作品成功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如今,宁夏建成了一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社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文化大院红红火火、社区活动中心热热闹闹、城市文化广场好戏连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宁夏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新态势。
推陈出新 开创新局
从1958年《宁夏日报》创刊,之后以《固原日报》复刊为契机,各地市报纷纷创刊,至2021年宁夏已有各类公开出版的报纸14种。各级党报充分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宁夏的报业也随之进入了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各大主流报纸基本实现了记者移动发稿、网站及时快报、移动互动等各种客户端应用,打造了集信息发布、网络服务为一体的数字融媒体平台。近年来,按照中央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求,自治区党委把推进媒体融合作为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舆论的战略举措,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现了良好开局。2017年,宁夏媒体深度融合工程实施,筹建以“中央厨房”为核心的全媒体中心,宁夏媒体开始初步实现全媒体策划和全媒体采编联动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平台传播。自治区融媒体平台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后,宁夏实现了区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融通,内容生产水平整体提升,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如今,宁夏媒体融合发展大格局正在形成,立体多样传播矩阵渐成规模,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日益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自治区成立以来,宁夏的图书出版始终坚持“二为”方针,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建设。编辑出版了涉及各领域、各学科的大量图书,有多种图书获得全国各类图书奖项。2012年成功举办全国第22届图书交易博览会。2016年,宁夏首次荣获中国版权领域最高奖项——“中国版权金奖”。改革开放前,宁夏期刊只有4家,且发行量较低。截至2021年,宁夏共有各类期刊37家,其中社科类18家、自然科学类8家、时政类8家、文学类3家。
宁夏社会科学事业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壮大的。自治区成立后,先后建立过宁夏民族历史研究所、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等机构。1979年7月,恢复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设置了哲学、民族宗教、历史、经济、法学5个研究室。1981年8月,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更名为宁夏社会科学院。60多年来,宁夏社科人才队伍建设和研究成果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区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多人入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批科研骨干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313人才工程”等。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宁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文学宝贵的粮仓,文学是这块贫瘠土地上的最好庄稼。”目前,全区共有21人次斩获国家级文学奖,3名作家获鲁迅文学奖,18名作家获“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5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10余篇(部)作品被译介到国外30多个国家。编辑出版了《宁夏文学史》《宁夏艺术史》,填补了宁夏文艺综合史的空白。成功举办了纪念《朔方》创刊60周年系列活动、“中国文学的宁夏现象”研讨会等。西吉县被命名为中国首个“文学之乡”,同心县、原州区被授予“中国诗歌之乡”,西夏区被授予“中华诗词之乡”。
被中宣部誉为“全国文化工作战线的一面旗帜”的宁夏话剧团,始终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创作演出了一大批讴歌时代精神、反映基层火热生活的优秀剧目,并在全国首创了文艺宣传下基层的“大篷车”流动舞台表演形式。近30年来,行程80多万公里,演出7000多场,足迹遍布宁夏城乡和全国30个省(区)市,宁夏秦腔剧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艺术团体之一。
聚焦建党百年主题实施了一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电视剧《闽宁镇》、诗集《西北辞》、歌曲《听到花儿就想家》、音乐剧《花儿与号手》、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等一批优秀作品获得国家级大奖或入选重点扶持项目。
2021年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后,宁夏文艺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五点希望”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精心创作,服务人民,宁夏文学艺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后劲,打造了一批承载宁夏厚重历史、在社会上叫得响、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
(本文参考《辉煌六十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社会科学院编,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第1版)
责任编辑:李 旭